历史
灰塑工艺在唐僖宗中和四年(公元884年)就已经存在。此后,明清两代的灰塑较为盛行,尤以祠堂、庙宇、寺观和豪门大宅用之较多,因此,逐渐形成了这门特别的民间手工行业。
民国至新中国成立,灰塑得到了岭南绘画和雕塑艺术的熏陶,经过不断探索和积累,技艺水平得到了传承和提高。在广州地区出现了一批灰塑艺人,如布辉、邵耀波、潘达生、潘悦生、梁棉等,
他们分别在广州的陈家祠,番禺的余荫山房、三善古庙,以及各地的祠堂、庙宇等古建筑进行制作和修补灰塑雕塑,创造了不少杰出的艺术精品,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声誉。
灰塑传承
工艺从清末民初传入花县(今花都),民轩初期花山镇铁山村就有人从事灰塑工艺工作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,广州灰塑行业中花县籍(今花都区)者不少。
灰塑是广东传统建筑特有的室外装饰艺术。它以石灰为主要材料,拌上稻草或草纸,经反复锤炼,制成草根灰、纸根灰,并以瓦筒、铜线为支撑物,在施工现场塑造,待干后再涂上矿物颜料而成。
寺内布有天池一局,独具匠心,既无走水涵道,又无排水显沟,而用鹅卵石铺砌成八卦图案的池底,从不溢涨雨水,一种难以寻觅的小小草,长年稀落生长在石缝之间,据说可以入药。墙上诗书壁画,匾额皆出自名家,脉脉流风,因而闻名遐迩。墨宝“众芗国”堂匾,是清代贡生郭铜君所书,盛传当时是用旧衣布捻成团蘸墨汁代笔写就的,铁画银钩,苍劲飘逸,称之为神来之笔。
您好,欢迎莅临恒发古建筑,欢迎咨询...
触屏版二维码 |